小麦作文600字八篇
在平日的学习、工作和生活里,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,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、说明文、应用文、议论文。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,你确定会写吗?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麦作文600字8篇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我们要种小麦了!全班迫不及待的喊着,今天老师就带着我们全班去后花园的一块杂粮学堂预订地,那里就是我们即将要种小麦的土地,一进门,全班就被不胜枚举的杂草吓得目瞪口呆,老师说:“只要我们不抱怨,努力的拔杂草,一定可以把它们解决。”我们按照老师的说的作法除草,果然一下子一株杂草也不剩了,令人看了心旷神怡,汗流浃背的我们气喘如牛的说:“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。”过了几天,老师带我去种小麦,种下一颗小麦种子时,我就给它祝福,希望它们能在一个舒服的环境下快快乐乐、平平安安的长大。
我们除了天天照顾它,帮它浇水、记录外,还帮它们的家和那里的一棵树取名字呢!经过全班的投票,当选的是麦子大道及赞美之树,另外,我们还办了一个音乐会来帮小麦庆生,每组吹奏不同的歌曲来祝福小麦,我们这组为小麦用中音直笛吹奏“我们祝你圣诞快乐”,希望我们的小麦能渡过这个寒冷的冬天。
照顾小麦非常辛苦,每天都得记得要去帮它们浇水、量身高,也要去看它有没有被小鸟吃掉或被踩死,但是每次都记得是件很难的事,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,才不会害我们的小麦死掉。我觉得照顾小麦其实也很快乐,虽然要牺牲一些下课时间去看小麦,但是照顾小麦也让我学到如何照顾别人和生命的重要等知识和道理,还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,好处多多。
照顾小麦的过程中,大家一起分享小麦日记,彼此讨论问题与意见,这是很好的互动,可以增进同学间的感情,也可以讨论出小麦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困难,以确保小麦的成长过程中找到最好的照顾方式。我们也期望它经由我们细心的照顾可以一天天健健康康的长大。
在雨水的滋补下,小麦从大地妈妈的怀抱中探出脑袋;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理下一点一点的向上蹿;当秋风阿姨拂过麦田时,麦子们露出了金灿灿的笑容小麦秋天成熟的时候像个可爱的少女,金灿灿的!
小麦的种子从大地的怀抱里吸取营养,比如矿物元素,水分,无机盐,小麦的种子吃完自己的胚乳以后,就长出了叶子,幼叶,幼叶茁壮成长,开始了光合作用。叶绿体勤劳地用他的叶绿素吸收光能,转化成电能,电能转化成活泼的化学能,活泼的'化学能转化成稳定的化学能。像成熟稳健的葡萄糖,激情燃烧的ATP,当小麦的幼体茁壮成长以后,会有优秀的叶子。通过与“心仪“的异性传粉以后,结出了优秀的新一代,而新一带通过胚柄吸收营养储存起来,就是淀粉了。这些淀粉就是以后无私的胚乳里面的物质。那小麦在生长过过程中,是如何积累了这么多的有机物?小麦主要是依靠光合作用来积累有机物的。在小麦植株的干物质中,由碳、氢、氧构成的机物占90%-95%,而且,即使占5%-10%的氮和其他无机成分多数也并不是独立存在,而是在光合作用获得初级产物之后,再经复杂的生化过程,参与并结合进多种有机物的结构之中。只有依靠光合作用,才能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。
光合作用有两个阶段:
光反应阶段:叶绿体吸收光能,一部分分解水生成氧气和[H],另一部分生成ATP;
暗反应阶段:绿叶吸收二氧化碳,首先与小麦体内一种五碳化合物结合,很快形成三碳化合物,再接受光反应的能量及一些有关催化剂被[H]还原,形成糖类。
秋天,农民伯伯经过浇水、施肥、疏松土壤一整套程序后,终于成功地种下了小麦粒。
小麦粒经过秋婆婆的呵护,不几天,长出了嫩绿的小麦苗,小麦苗在冬爷爷厚棉被的保护下暖暖地睡了一觉,最后在春姑娘的轻轻呼唤中,慢慢地苏醒了。它觉得自己充满了生命力,强壮了不少,农民伯伯常常来浇水、施肥、除草、除虫。小麦苗慢慢地在农民伯伯的精心照料下茁壮的成长,它时常看到农民伯伯的汗水滴在地里,但脸上却带着笑容看着自己,像欣赏一件艺术品。它忽然想起了一句非常形象的诗句: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”
终于小麦苗成熟了,结出了饱满的麦穗,农民伯伯顶着炎炎烈日把它们收割下来,变成了骄傲的小麦粒。经过几天的暴晒,又变成了金灿灿的小麦粒。小麦粒高兴极了,它感激地对农民伯伯说:“谢谢你,好伯伯,你一年到头都在田里劳作,流下了许多的汗水,才浇灌出我,谢谢你辛苦的为我们付出,我一定好好实现自己的价值。”
小麦粒和小伙伴们一起被加工成了面粉,做成了包子被卖给了一个小男孩。小男孩吃了一口说:“这是什么包子,这么难吃!”就直接把它扔进了垃圾桶里。在那里小包子遇到了很多朋友:有学校食堂里吃饭剩下的食物,有饭店里的大鱼大肉和许多没打包的菜……,小包子看着看着,心里非常的酸痛,这些粮食被农民伯伯辛辛苦苦才种出来,经过千辛万苦的程序被做成食物,有的人竟然如此浪费!小包子含着泪水情不自禁地念道: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我要离开这里,它使劲一跳,跳出了垃圾箱……。
咦!是谁在20xx年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上演讲呀?奥,原来是小包子呀!它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让人们感受劳动的艰辛和粮食生产的艰难,情真意切地去呼吁每个人都要珍惜粮食、节约粮食、杜绝浪费。小朋友都被感动了和小包子在一起高呼:“爱粮行动,从我做起!”
我们经常看到人们把麦粒撤在田里,过了几天,田里就长出了一片绿油油的麦苗。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它们成长的呢?一粒种子是怎样变成一株幼苗的呢?我带着这个问题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:
我先把松松的黄土和比较肥的黑土拌在一起,用水浇湿,再精心地选了三粒粒大饱满的麦粒,一粒放在土上,还有一粒割去胚放在这粒旁边,另一粒割去胚乳的一半也放在土上。我天天给它们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。我多么盼望它们早一点发芽啊!我耐着性子等了两天,终于从第一和第三粒胚的部分,伸出了两根毛毛的小辫子,它们横着长啊,长啊,一直长到大约一厘米长的时候,就向地下钻去,这就是幼根,是由胚根发育而来的。就在这个同时,又从胚的部分长出了另一个小东西,象个小锥子似的,这个“小锥子”刚长出来的时候是白色的,慢慢变成黄的,后来又成了淡绿色的,外面好象穿了一件透明的小衣服。当它长到大约三厘米高的时候,透明的小衣服也穿不下了,里面的小叶子伸了出来,嫩嫩的,绿绿的,在阳光的照射下,非常美丽,这是什么呢?我问了老师后,知道这就是胚芽,外面包着透明的东西是芽鞘,我们生物书上讲过的,可是我看到实际的东西却不认识了。这说明我学得还很不够。好了,现在咱们再说那颗麦苗。这片小叶子长到大约五厘米的时候,又从这片叶子的茎基部的节上长出了第二片小叶子,被第一片包着,好象姐姐保护着妹妹一样有趣。这时胚乳中的养料没有了,长着绿色叶子的小苗开始了独立的生活。
我的第一和第三粒小麦发芽了,但是第二粒却一直没有发芽。这就说明,小麦苗是小麦粒里的胚发育而来的,没有胚就长不出麦苗。而第一株幼苗比第三株长得粗大,说明胚乳是供应养料的地方,割掉一半胚乳,营养供应不足,幼苗就长不好。
我是一粒小麦,我长在一棵麦穗上。夏天来了,我和我的伙伴们披上了黄色的短袖,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阵阵光芒……
勤劳的农民伯伯将我们收割了起来。他们把我的小伙伴们磨成了面粉,有的做了面包,有的做了包子,还有的做成了饼干……而我却被孤零零地丢在了泥土里。
我开始抱怨命运的不公。天天为我的不公平待遇而叹息。不过来年春天的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。那一天,我的头上冒出了绿色的尖尖。天哪!我发芽了!“我要当母亲了!”我的心中止不住地一阵狂喜。
很快绿色的尖尖长成了小麦苗。在阳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。可是,很快我就发现问题了,在我旁边有很多可恶的杂草,每天都拼命地跟我抢营养。我实在是抢不过他们,被他们搞得精疲力竭,最后只能甘拜下风。我的身体日渐消瘦,慢慢变得萎靡不振起来……就在我快要枯竭时,农民伯伯拿来了喷雾器。喷雾器喷出农药,水花四溅,洒到了杂草身上。没过多久,他们就像被击败的敌人一样瘫倒在地,而我每天又能快乐成长了。
过了一段时间,啊!我发现我的头上长出了第一粒小麦。我高兴极了,我成为一个母亲了!阳光普照,清风徐来。我每天伸展身体,全身心地吸收营养。我身上的小麦也快速增多了。两粒、三粒、四粒、五粒……到最后,我身上竟长出了八十多粒小麦,这真是太棒了。
夏天再次来到,我穿上了“黄金甲”,我的小麦宝宝们也穿上了黄短袖,我们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淡淡的、幽幽的麦香……
农民伯伯来收割了。送子出征或送女出嫁是充满悲伤和自豪的,我带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贡献了我的子孙,希望他们和我一样也做一粒对人类有贡献的小麦!
冬去春来,又一粒落在田野里的麦粒探出了小脑袋……
今天,大姨带我去白云机场接英国来的客人Mike(麦克)。我们的车一到机场就看到麦克了,他 好高大哦,皮肤红红的,这么冷的天,只穿了一件蓝色的短袖衬衣,看起来很健康,就像只有30多岁。可是大姨告诉我,他50多岁了,因为喜欢锻炼和旅游,所以才显得那么年轻。我回去要告诉爸爸,让他向麦克学习,天天锻炼身体,我也一样。
站在麦克面前,我就像一只小企鹅遇到了大象。麦克蹲下身来,用他的蓝眼睛望着我,然后用很奇怪的腔调对我说:“你好,小朋友。”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同外国人打交道,有点害羞。麦克向我伸出手,他的手又白又大,还很软和,像一块大面包,手臂上有很多很多的汗毛。我紧张得不知所措,他就拿我的手放在他的大手上面,然后握住,还抱起我放在他的肩上,我很高兴。
大姨叫他Old Mike(老麦克) ,他很不高兴地摇摇头:“Young Mike,Young Mike (小麦克)。”看来外国人喜欢人家说他们年纪小,我们只好叫他小麦,他才高兴地说:“OK,OK。”小麦又高又大,挤不进大姨的车子。把座位向后拉了拉,他才坐了进去,让我想起把大象装进冰箱里的笑话。
小麦只会说一点点中国话,但一上车就开始教我说英语。他指着自己的蓝眼睛说:“Eye。”摸着他那又高又尖的鼻子说:“Nose。”还伸出他的手指说:“Finger。”我一下子就学会了,可一会儿又全忘了,小麦说我是个害羞的小男孩,“He is a shy boy。”
大姨告诉我,小麦很喜欢旅游,一年中有半年时间在全世界旅游。他很喜欢中国,喜欢中国人,因为中国是一个友善而美丽的国家。
在我家阳台上的一个小花盆里生长着几株翠绿的小麦苗。几株看似平常的小麦苗,却总是在启示着我们,告诉我们人生的道理。
前些天,在老家玩时找到了几株零落在地上的麦子。我悄悄地捡起它们,一个个弄出麦粒,打算种在家里,我挑选了几颗粒大饱满的麦粒,放在小盘子里,盖上湿湿的布,满怀期待地将它们放在了一个温暖 的地方,而剩下了又高又小的麦粒,便丢在了花盆里。没想到在这两个不同地方的麦粒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结果,令我十分吃惊。
在此期间,我一直都十分认真地照看着盘子里的麦粒,每天都滴两三滴水,希望它们不会辜负我的期望,会长出幼苗来。然而,待在盘子里的麦粒们好像并不知情,它们一个个不但没有长出幼苗,而且都变黑了,不能用了。它们为什么没有长出来呢?我沮丧地将它们都扔掉了。
一场大雨过后,天气不再那么炎热,变得清爽了。我打开阳台的窗户,呼吸着清鲜的空气,却有一片绿映在我的眼前——花盆里长出了小麦苗!我既惊喜又惊讶。微风吹来,吹过株株小麦,吹在我的头上。一株株小小的麦苗并没有丝毫的动摇,仍就坚忍不拔地直挺在那里。这真是一个蓬勃充满了朝气旺盛的生命啊!
这一颗颗小小的麦粒,不正象征着人的品性吗?盆子里的颗颗麦粒拥有着充足的水分,温暖的环境,却不懂得珍惜,每天都在盘子里养尊处优地待着,最后到头来却一无是处,个个都死了;而那些我温不经心地洒在花盆里的麦粒,不甘落后,抢着发芽;在一场大雨后,它们吸饱了水分,冒出了新芽。也许今后它们将会面临更多的挫折,但它们始终会坚持着,永不放弃。
小满——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,但还未成熟,只是小满,还未大满。
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。
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。每年5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到达黄径60°时为小满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四月中,小满者,物致于此小得盈满。”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,但还没有成熟,约相当乳熟后期,所以叫小满。此时宜抓紧麦田虫害的防治,预防干热风和突如其来的雷雨大风的袭击。南方宜抓紧水稻的追肥、耘禾,促进分孽,抓紧晴天进行夏熟作物的收打和晾晒。小满以后,黄河以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出现35℃以上的高温天气,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注意防暑工作。“小满”时节谨防灾。
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八个节气。“斗指甲为小满,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,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,故名也”。这是说从小满开始,北方大麦、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,籽粒渐见饱满,但尚未成熟,约相当乳熟后期,所以叫小满。它是一个表示物候变化的节气。
我的发现:
我和妈妈一起到麦田里去观察,看看是不是和资料上说的一样。
小麦已经开始慢慢变黄了。
麦穗从外表看已经很饱满了。
麦田里杂生的大麦已经熟了。
麦田里的土还比较湿润,适合小麦的继续生长。妈妈说过几天收了小麦就能直接种玉米,不用再浇灌了。
看过小麦的生长情况后,我突然在麦田旁边发现了一种奇怪的植物,大家一起来看看是什么?
我拔出来给大家好好瞧瞧!
看清楚了没,知道是什么吗?对了,这就是平时我们吃的大蒜,它可是和小麦一起成熟的。
看了这么多,我终于知道了,小满就是夏收作物快要熟了,小麦和大蒜就是夏收作物。我还发现,今年的干旱好象对我们这里的影响不是很大,小麦长得还不错!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