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年的散文

时间:2024-05-27 13:13:21
十年的散文

十年的散文

十年的散文1

苏轼写此词时正在密州(今山东诸城)任知州,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(1065)死于开封。到此时(熙宁八年)为止,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,因为思念情深,苏轼写下千古绝唱:“十年生死两茫茫”表达他对已故亡妻的深切悼念。

而今,初夏的周末,伴着淅淅小雨,我撑起伞,独自踏上了寻找姨妈的行程。

虽然两地距离仅仅120公里,驱车不过两个小时,可是这条路,我在心里已经走了十年。因为南北乔迁,当时丢下大部分书籍,其中自然包括姨妈的联系地址。所以,原本在远在北国相距近万里尚保持联系的姨妈一家,却因为我工作南调,居家南牵,与姨妈拉近距离而失去联系。

多少次前往,踟躇在当年曾来过的姨妈家附近。可是,城市旧房拆迁,街衢变宽,立交桥层层叠叠,布满了羊城。我苦于没有任何线索。就这样,与姨妈仅在咫尺,一如远在天涯。

其间,工作变动,几次区间搬迁,孩子求学,毕业工作等等,人生何时不匆匆?就这样,一晃,回来南方就是十年过去了。姨妈好吗?她是否尚在?这个疑团在我心里不时的纠缠着,逐渐凝固,在我的心底沉积,使我日渐喘不过气来。

于是,经常浮现出姨妈的面容:胖胖的身材,胖胖的脸,慈眉善目,脸上总是挂着动人的笑容,与她接触的日子里,很少见她生气过。依稀记得姨妈笑起来嘴里会露出一颗金牙。据妈妈说,姨妈那颗金牙是真金的。于是我就更注意姨妈的笑了。似乎记忆里只剩下姨妈的笑。

记事的时候见到姨妈那是1974年6月,我那时刚刚读初中,还没有放暑假。因为外婆在南方很是想念妈妈,所以爸爸答应妈妈带着11岁的小妹回南方探望外婆。其实我那时很想和妈妈同去。记得我也曾争取过,可是爸爸很干脆的拒绝了。于是我心里打定主意,暗自将自己穿戴整齐、漂亮(1974年的漂亮衣服是妈妈五十年的漂亮衣服改制)。于是就随着众邻里,送妈妈和妹妹上火车。当火车鸣笛,催促送行人上车,就要开车的时候,我果断的坐在妈妈身边,死也不下车。任凭已经下车的爸爸,在车窗外使劲喊,也不予理睬。车缓缓开出车站,望着渐渐远去的爸爸和不能同行的姐姐,我心里充满胜利的喜悦。

就那样,我和妈妈妹妹回到南方,和外婆全家幸福的重逢。

就是那一年,在南方三个月时间,除了住在外婆家的一个多月外,其他时间都是和姨妈在一起。所以对姨妈有了深刻的印象。

再回南方就是1986年了。那时外婆已经去世。我有了自己的小家。带着已经三岁的儿子,和老公一起随同爸爸妈妈,再次来到羊城,依然是在姨妈家里住的时候多。记得那年姨妈已经老了,身体更加肥胖,她步履蹒跚着,每天清晨早早去小巷尽头的三角肉菜市场买早点,就是那时我吃得最多早餐就是南粤经典小吃——肠粉。直到今天,到了广州,任何山珍海味都比不了一盘肠粉来得更美,那样润滑爽口,那样洁白通透,轻轻咬一口,留在嘴里的是满口余香,久久回味……

现在,我终于明白,我的潜意识里对肠粉的好感,是寄托着对姨妈的思念。

今天,淅淅沥沥的小雨中,我终于觅到一个知心的向导。在他的引领下,我下决心迈开了寻找姨妈的脚步。尽管这一步,迈了十年。

怀里揣着最近收拾书柜找到的十年前姨妈给我的信件,按着上面的地址,向导带着我,乘坐地铁,来到中山三路烈士陵园站,出了地铁,我马上看到熟悉的建筑――烈士陵园了。陵园与马路相隔的广场,居然还在。和以前一样开阔,我想起来小时候,姨妈家表哥表姐在这里教我学骑单车的事来,不由得历历在目。从陵园向农民运动讲习所方向走,向导问我:这个方向确定吗?大概要走多远到你所去的小巷?我一时语塞了。我知道方向肯定没错,但是究竟要走多远才到姨妈家所在的小巷呢?突然,我想起来了,就在烈士陵园和讲习所之间,是有一条小河的。沿着那条小河就可以走到姨妈家。

向导点头说:没错,这条小河就在前面。于是,小巷找到了,但是,从小巷进去找姨妈家门牌却又费尽周折。当年小巷里路上铺的坑坑洼洼的青石板,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平坦的水泥路。小巷里各色民居都换成了高层住宅楼。

在没有了原来味道的相同楼群中穿行,雨继续不紧不慢的下着,看到的门牌号也断断续续的时有时无。结果可想而知,来来回回在雨中兜着圈子。向导拿着姨妈的信件,也不时问着行人,终于在一栋楼前停下脚步,透过小雨,看到25号了,姨妈就在27号,我心里一阵激动,结果27号竟然像蒸发了一样。再向前走几步,结果到了19号了,我说不对,过了。于是走回头,又回到25号了,怎么26、27号就没了呢?走了几步来到38号了,我们终于糊涂起来。这时向导去问一个社区里打牌的阿婆、阿公。他们没人知道。因为下雨,路上人少,过了一会才等到一个行人过来,向导上前询问,结果被指点迷津,原来,这些楼是四面八方开门的,姨妈家就在25号楼的西面,就是要围着那栋楼转到侧面去。

这次终于看到27号楼了。走了很久,找了很久,终于看到了,反而不敢轻易扣响房门。我平静了一会心情,就上前按响了姨妈信上所说的门牌,门铃系统提醒:清输入秘密。我心里一沉:惨了。我是不会知道秘密的。向导说:等人进出吧,否则没有其他办法。我心里就怪姨妈,怎么没在信里留下电话呢?可是,谁知道十年光景,电话是不是早换了呢?

撑起伞,和向导茫然而麻木的等在雨中,希望有人下楼或者有人进去。

不知过了多久,终于看到一个人下楼了。我赶紧上前等在门口。当来人开门的一刻,我立刻把住门,走了进去。向导不会跟我进去,于是把伞给了他,让他等在雨中,有一丝不安,也来不及说什么,快步向三楼走去。当来到三楼房门时,我的心砰砰跳着,我站在昏暗的走廊里,平静着自己的心绪。于是敲响了304房门。半天时间,里面木门开了,里面一个比较年轻的女子隔着防盗门问我找谁?

听了我的话,她愣了一下,就告诉我,她是来这里看房子的,我要找的人已经不住在这里了,并给了我一个电话。我心里一空,升腾起一种不祥之兆。来不及多想,打响了看房人留下的电话,原来是姨妈家大表哥家的。

和表嫂在电话里聊了一会,才知道,姨妈已经走了近十年光景。姨丈也走了半年。表嫂也问了我父母的情况。得知我父母也不在的消息,表嫂唏嘘不已。叹十年光景,物非人也非了。谢绝了表嫂的邀请,我默默挂了电话,我心里不再沉重,取而代之的是阵阵空虚。空虚的使我走不稳下楼来的路。

向导在外面一家小店小憩。我无声的站在那里。雨不知什么时间停了,天却更阴了。不知过了多久,向导睁开眼睛,看着失落的我,得知姨妈已经不在的消息,他说:这也是收获,至少你知道了他们不在的消息了,心也不再悬着了。

我不禁很是后悔,也很是无奈,因为失去了姨妈的信件,想找到的时候无能为力。如今有了线索,并遇到向导,姨妈却已经不在了。这一别,就是天上人间两不知。

“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。”,默念着苏轼的千古绝句,我的心,像这天一样阴郁……

十年的散文2 ……此处隐藏17244个字……,总希望自己童年的缺憾不重复在自己孩子身上。可是,我们忘了,生在当下的孩子们,少有缺吃少穿的,物质生活已经够丰富了,他们缺少的是意志的磨练。

可能我是一个狠心的妈妈,儿子不到两岁时,我就把他送进幼儿园了,由于不适应,上了两个月,就高烧住院两周。三岁时,幼儿园流行手足口病,儿子不幸被传染了,在中医院隔离病房输液一周才好。四岁时,又因为发烧住院一周。只要孩子不生病,我就不让他缺课,目的是让他从小知道,幼儿园是有规章制度的,不是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。上小学后,除了生病,儿子几乎从来不缺课。

再说吃穿,儿子是不吃垃圾食品的,从来不要求给他买衣服,给什么穿什么,这两年个子猛长,让他穿我的旧T恤衫,他也高高兴兴地穿着上学。

就这样对儿子穷养了十年。他已经知道,他拥有的一切物质条件都是父母给他的,他的未来还要靠自己去创造。从幼儿园到学前班,再到小学,他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每一个人,以平常心对待每一件事。这样,挺好。

十年风雨成长路。一个人的成长,长成什么样,和社会大环境,家庭小气候息息相关。

我一直认为,我们国家、社会的正能量还是很多的。时代变了,社会在进步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社会财富不断地积累,人们的价值观取向也会产生千变万化,而不再等同化一。怎么向孩子传达社会正面与负面信息,的确是一件令人头痛的大事。就从最简单的一句“人上一百,形形色色”入手吧。孩子的问题总是很多很多,我们不能回避,所以,我尽量想办法解答儿子许多问题。诸如大到反腐、投资担保、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等,小到邻里关系、亲戚往来、同学纠纷、与人交往等。

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更不容忽视,这些才是最直接的影响,我们就是孩子身边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啊。有一件事教育了我,以前,我有偶尔开车窗随手扔垃圾的行为,孩子看在眼里,也跟着模仿,这时,我才意识到事态多么严重,向儿子承认了错误,并且立即改正。天天给孩子口头上说要环保、要爱护公共卫生,自己的一个动作却让这个大道理变得瞬间渺小,想想都脸红。这一点他爸爸就比我做得好,过马路时,他是严格按照红绿灯的指示行走;在高速公路上开车,哪怕堵车一天一夜,他也不会占用紧急通道。他用自己的行为让儿子懂得,我们生活在一个有规则的社会中,不按照规则做事,就会被规则所惩罚。

十年,足以让一个孩子养成许多好习惯和坏毛病。值得庆幸的是,儿子的好习惯大于坏毛病。我经常看到一个乐观向上、懂得坚持、知道感恩、尊老爱幼的儿子,我也经常看到一个喜欢阅读、思维敏捷、相信科学、喜爱运动的儿子。

十年的付出,再辛苦,也值!

十年,向教育致谢。从儿子11个月上早教班开始,到今天的小学四年级,一线教育、二线教育的许多老师为孩子无私的教诲,带给孩子的却是一生的财富。

记得早教班的老师教会儿子整理,这个好习惯会影响他一生。幼儿园开始,老师教的绘画、主持、唱歌,又为他上小学后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打下了基础。我坚决不让孩子上私立小学,可能我的认识比较片面,觉得私立小学是小众学校,公办小学才是面向大众的学校,一个人要要融入社会,先要融入社会中的人群,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,一个班级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。一方面,公办学校对教育成果的公示,对孩子的评价客观公正,不夸大事实。另一方面,和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友好相处,不去攀比,孩子就不会自私。我能听进老师对孩子的表扬,更能听进对孩子的批评,所以,在配合学校老师这方面,我要求自己努力做好。

现在的孩子,几乎少有不上特长班的,二线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,想让一个孩子全面发展、多才多艺,少不了二线教育老师的辛苦付出。不到5岁时,文博就和刘老师学习小提琴,刘老师的严厉可是名声在外,不管家长在不在场,批评孩子不留情面,表扬孩子的次数屈指可数。五年了,文博自己也常说,刘老师是所有老师中教他时间最长的老师,他们这对师生不容易。我办公室有一对20xx年4月从西安买回来的毛驴布偶,每当看到这一红一绿两只毛驴,我就想起这师生俩,五年如一日,一个倔强地教琴,一个倔强地学琴。每周不去上课见一次老师,文博的生活就像少了点什么。我有时故意逗他:“换个老师吧,又严厉,还没有笑容。”文博马上反对:“打死也不换,就跟着刘老师。”

举一个老师的例子就足以说明,二线教育老师是多么可敬。少年宫、视界窗老师们的付出,让孩子在才艺方面有了提高,也让孩子心中的目标更加明朗。

十年,必须向教育致谢!向老师们致敬!

文博人生的第一个十年,让他从一个呱呱附地的婴儿成长为一名已经有担当的少年了,下一个十年里,我真希望变化的是他的身高、力气、容貌,不变的是自己的本真。

记得来路,不忘初心,孩子,漫漫长路,我愿意与你同风雨!同喜悦!同面对!同分享!

十年的散文15

“快快快,射门......进球了!”“看!中国队又进球了,现在阿根廷暂且落后了几分。现在中国的实力太强了!”“是呀!刚那进球实在是太精彩了,一号和二号球员的配合简直堪称完美。一号球员把求传给二号球员往球门边跑,二号球员再把球传给一号,然后,起脚,射门,完美!二号不是陈洁吗?”“是呀!确实是她,哇!太激动了,竟然能看见他,开心,我可是她的球迷......”

“请问你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有何感受?”“我觉得今天发挥得还可以,感谢球迷们的支持,感谢家人朋友的鼓励,感谢教练的指导!”观众席上一阵阵掌声、呐喊声、尖叫声,交织成一首摇滚乐曲,整个赛场嗨翻了天。运动员们的情趣也高涨。起脚,射门......只见这两个动作一遍遍娴熟地做着,一场激动人心的比赛结束了,最终以2:0的比分完胜。

我激动,我自豪,我骄傲!我们中国足球队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!

“Surprised!”“你们也来了?”“嗯!这是我们十年前的约定。”“蒋丽童你定然是舞蹈家。”“嗯。”“时尚达人,你肯定就是设计师喽!”“是的!我帮你设计了一件衣服,现在给你带来了,赶紧换上试试。”“算了吧!我现在不习惯穿。”“好吧!有时间试给我看看。”“好,谢谢你们今天能来看我比赛。”“朋友之间不应该说谢谢。”“嗯!”

“你觉得踢足球无聊吗?”“不无聊。”“你会后悔把你的青春年华埋没在训练中吗?”

“我不会后悔,我觉得这样做是为国做贡献很值得。”“你为什么喜欢足球呢?”“因为这是我从小以来的爱好。我儿时的梦想就是当运动员,感谢老师,感谢家人,感谢朋友,感谢同学,感谢曾经低估我的人,是他们给予我鼓励、动力和机会,我今天才会有如此成就。”

我的恩师曾赠予我这样一句话:‘人应该像树一样,不依不靠,坚强独立,自己成长为一片风景,给人仰望。’是这句话启迪了我,让我学会努力,坚强,独立,感谢有你们的相伴!”

不知被什么一拽,又回到了家里,原来那都是梦。

鲁迅先生说过:“节约时间,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,更加有效,而也就等于延长了人的寿命。”

我要努力学习,向我的梦想前进,争取离我的梦想更近,离成功更进一步,正所谓:“有志者,事竟成。”我相信,只要我努力,我一定会实现我的梦想,一定会走上人生巅峰!

《十年的散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